“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永远喜欢苏木小朋友
首页封面来自@鹤相欢
合集封面来自@白滇
摘抄/自存/站内转载随意
站外转载请私信

© 春风词笔.
Powered by LOFTER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摘抄

转转浅歌小朋友摘的《德米安》!

别找,问就不在:

是收到的生日礼物,两天看完了!黑塞看起来好爽!


译者尹岩松。








————————以下摘抄


1、故事讲述至此,这一个时刻是整段经历中最重要、最难忘的。这是父亲的光辉形象上出现的第一道裂痕,这是我的童年生活支柱第一次出现了罅隙,这是每个人在真正成为自我之前必须要摧毁的东西。




2、成年人已经学会了将一部分情感转化为想法,然而却忘掉了自己在孩提时代的那些想法,所以就会声称,这种经历并不存在。而在一生当中,后来我也很少再有当时那样刻骨铭心的体会。




3、因为德米安要求的比我父母的还要多,他试图激励我、提醒我、嘲讽我,以此让我更加独立。啊,如今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比通向自我的道路更令人厌恶了!




4、如果一个动物或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意志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们也能达到目标。




5、人们必须不断发问,永远秉持质疑的态度




6、他们把上帝尊颂为万物之父,却对性生活、对生命的起源避而不谈,甚至还称其为罪恶的奸邪之事!我不反对人们崇敬上帝耶和华,一点都不。但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崇敬万事万物,并把它们奉为神圣,而不单单是那被世人人为抬高的半个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在向上帝做礼拜的同时,也应该崇敬魔鬼。这才是正确的。或者这样,人们可以再创造出一个把魔鬼包含在内的上帝。在他的面前,当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不必刻意闭上眼睛,假装视而不见。




7、只有付诸生活的思想才有价值。




8、一个懒得进行思考和自我评判的人会服从世俗的禁忌。他们活得毫不费力。另一些人则在内心中有着自己的清规戒律。绅士的日常举止,对他们可能是禁忌;被人唾弃的行为,他们反而觉得合理正常。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准则。




9、但无论如何,承受苦难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享受。一直以来,我茫然而麻木地缓缓前行,沉默、贫瘠的心灵蜷居在角落里,所以即便是自怨自艾、是恐惧、是丑陋的感受,我的灵魂都愿意接纳。毕竟有所感受,有火焰在升腾,有心脏在颤动。在痛苦之中,在神智迷乱之间,我竟有种得以解脱、获得新生之感。




10、上帝有许多途径使人陷入孤独,从而走向自我。那个时候,他也为我铺设了一条这样的道路,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肮脏黏腻的呕吐物、摔碎的酒瓶、天花乱坠的闲扯,在经历了无数这样的夜晚之后,我终于认清了自己,一个被魔咒迷惑的梦游者,痛苦万分、毫不停歇地爬行在丑陋脏乱的路上。在一些梦境之中,在寻找公主的征途上,骑士会误入污秽遍地的街边后巷,会身陷臭气熏天的粪池。我当时的境况就是如此。通过这种并不高明的方式,我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在童年和自己之间搭建起了一扇紧闭的伊甸园之门,门口有金光闪闪、冷血残酷的守卫在驻守。




11、有时候,我会产生这种想法:如果世界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无法为我们找到更为合适的安身之所,安排更为崇高的任务,那么和我一样的这些人也必然会走向灭亡。那就让世界来承担这一切的恶果吧!




12、我们的内心有样东西,它全知全能,每件事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




13、我无法向任何人倾诉自己的梦境、期望乃至内心的波动,即使我想要倾吐内心,也找不到对象。




何况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想法呢?




14、鸟儿奋力破壳而出,蛋就是世界。若要出生,就必须打破世界。




15、爱情不再是阴暗的兽欲,如同我最初惧怕的那般;爱情也不再是超然物外的虔诚爱慕,就像我在贝雅特丽齐的画像中体会到的那样。它是两者兼具,两者甚至多者糅杂。它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男人和女人、人性和兽性、至高的善和极大的恶融为一体。




16、我想要的无非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




17、那个你想杀掉的人,从不是如此这般的人,他肯定只是一个假象。如果我们憎恶一个人,我们憎恶的是那些在我们自己身上存在而又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东西。我们自身所不存在的问题,是不会让我们的情绪产生波动的。




18、人的一生当中,谁也难免一次甚至多次违背虔诚与感恩的美德,即使是心地善良的人亦是如此。每个人都会踏出与父母、与师长分离的那一步,每个人都必然会体验到孤独的艰辛,虽然大多数人都难以承受这种煎熬,很快选择重返自己的那个安乐窝。




19、新生事物理应新颖且与众不同,它植根于新鲜的土壤,汲取新的源泉,而非源于收藏和图书馆的造物。




20、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但没有人能够自主选择、限定或者随便掌控它。希望有新的神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妄图随意给予世界些什么的想法则更是大错特错!对于清醒的人来说,就只有唯一一个使命:找寻真正的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摸索自己的前行之路,不论它通向何方。




21、现在到处都充斥着结社与群集的气氛,但是爱与自由却无处可见。从大学生联合会、合唱团直到各个国家,所有的这种联合都是一种强制性结合,是出于忧虑、出于恐惧、出于困境而形成的联合,它本身就是陈旧腐朽的,它本身就濒临瓦解。




22、人永远回不到家。但是,当志同道合的道路交会在一起时,那一刻,整个世界看起来就会像个家了。




23、是的,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梦,然后这条路才能走得轻松。但是,没有哪个梦是永久的,每个梦都会被新的梦所替代,所以我们不能只想着永远坚守一个梦。




24、外面是“现实”,外面是街道、房屋、人群、设施、图书馆和教室——这里面则是爱与灵魂,这儿有童话与梦想。然而,我们并不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思想与对话之中,常常就在世界之中,只不过是在另一片土地上。我们与大众的分离不是通过某个界限,而是在于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方式。我们的任务是为这个世界呈现一座小岛,或是一个典范,至少是预告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25、欧洲倾力制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新型武器,精神却最终深深地陷入无尽的空虚之中。因为它征服了整个世界,却毁灭了它对世界的情感。




26、我们之所以被刻上了印记——就像该隐被刻上了印记一样——就是为了激起恐惧和仇恨,就是为了将那时的人们从狭窄的田园赶到危险的旷野。




27、爱无须乞怜,也无须索求。爱必须要有内心坚定的力量。这样,爱就不会被吸引,而是会主动吸引。




————————碎碎念时间


上一次读黑塞正是去年这个时候,也是夏天。一年后,我又被炽热的温度和感情同时灼烧了一次。之前在学校讲了伍尔夫,做了很多准备,搞得我现在看什么都先下意识想想这是不是意识流(……)。很多人说意识流看不进去,不过我对此倒是接受良好(也许和我跳舞有关?舞蹈的表达方式也很意识流。不过我觉得很多人说看不进去意识流其实是一种“我肯定看不懂的吧”心理预设,事实上并不会那么难懂)。黑塞的意识流比较明显,他的小说也大多是探讨人的自我与成长之类的主题,不过我很喜欢他的文风,好读,读下来特别顺畅,如果我不想看书或者看得太累了,找本黑塞就能让我放松。《德米安》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这正好给了黑塞充分的空间发挥他的特长——极其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在这方面,他甚至可以和许多笔触细腻的女性作家媲美。黑塞对小孩子的心理把控简直一绝,你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成年人,但在写青少年内心的纠结、挣扎、迷茫、痛苦的时候,却又真真切切是那个年龄该有的一切(有同担形容是“模糊年龄”的感觉,我觉得很贴切)。反正我是没想到黑塞写《德米安》的时候年纪这么大了……你说他二十岁写的我都信。


但我还是要吐槽一下剧情。其实我能理解辛克莱后来爱上了夏娃夫人,因为夏娃夫人不是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她更像是一个象征,“万物之母”,代表了一种母性特质。我看见有分析说德米安是上帝的化身,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夏娃夫人为什么不直接叫玛利亚夫人呢?我更倾向于德米安是辛克莱的引路人+辛克莱想要成为的人+上帝化身(什么奇怪混合体)。黑塞经常强调两性的不同特质,最后还是会融为一体,像辛克莱的画,像具有两性特征的雌雄同体的耶稣。但是无论如何辛克莱在和德米安暧昧(我觉得黑塞是写男的很gay的直男,意思是他写的时候会觉得这种感情很正常但读者看起来基里基气)了之后又突然爱上他妈还是很诡异啊!很!诡!异!!而且最后你德米安跟辛克莱亲上了又是怎么回事啊!还有那个裸着上身练拳的镜头出现在书里到底有什么意义啊!!承认吧你赫尔曼黑塞只是单纯馋他身子是不是啊!!虽然德米安真的很苏


全书宗教氛围很浓,不过都是些很基础的亚伯该隐夏娃上帝之类的,有注释在,不算大问题。有时候书里“自我”的存在太强烈了,不过我确实也不喜欢顺遂、服从、融入集体——这样的事现实中太多太多,看书么,就别再憋着了。


最后,再强调一遍,黑塞,我的双男主之神!


黑塞为什么这么冷啊我三次同学吐槽她从小长到大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看黑塞的人可是他的书明明就很香啊怎么没人搞呢我不理解







评论 ( 4 )
热度 ( 65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